首页

优美Sm

时间:2025-05-23 14:36:55 作者:四川沐川:12只野化培训朱鹮放归大自然 浏览量:19571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11月27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于12月5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

11月27日下午,中国科协在北京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于12月5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为响应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024—2033年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决议,回应共同关切,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以“提升科学素质 赋能共同发展”为主题,关注公众科学素质领域全球议题和发展方向。

  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聚焦国际关注的系列重点议题,包括科学素质提升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沿科普服务科技创新、多元主体协同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新技术应用赋能科学素质建设、科普能力建设的区域实践与愿景、科普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建设等展开研讨,旨在持续打造国际科学素质建设领域专业化、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增进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与合作,寻求各国科学素质建设共性难题的解决之道,促进全球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今年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设置开幕式及主旨报告、5个专题论坛和现场观摩活动等环节,其中,特别专题活动“科普大咖谈”,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的中外获奖专家,围绕提升全球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意义、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人才激励培养等话题发表演讲并进行对话,分享实践经验,为中外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2021年,中国制定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2035年达到25%。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内容已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中国科普法施行22年以来的首次修订,在修订草案中有多处提及“国际科技人文交流”“科普对外合作与交流”和“国际科普”等内容。为此,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持续搭建国际化科普交流平台,助力国际科普领域信息互通和交流互鉴。

  据中国科协介绍,截至目前,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已有来自23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计划参会,本次大会总规模约400人,预计与会境外代表超过60人。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由中国科协于2018年发起,此前已成功举办5届,正逐步发展成为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的实践平台和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的国际协作交流平台。(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多举措防御新一轮强降雨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认为,“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化工行业为例,建议出台相关支持举措,形成国家级化工行业通用数据集,鼓励人工智能在化工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先行先试,释放人工智能在材料研发设计、筛选方面的应用潜力,助力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他说。

美方返还38件中国流失文物 中方:将适时安排文物回运工作

“四川大学与香港赛马会以及兄弟高校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深厚的交流情谊,在香港赛马会支持下建设的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是川港两地、校企合作、校校共建的成功典范。”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甘霖在致辞中表示,学院成立以来,致力于防灾减灾、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重建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B栋大楼的揭牌,将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川大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香港企业和高校的务实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湾一圈”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川大力量。

主播说联播丨这里的人民亲切地称呼中国人为“老乡”

至于儒学,最吸引我的儒学理念是杜维明提出的“精神人文主义”(Spiritual Humanism),即人类主体遵循宇宙的法则,并在其界限内进行创新。《论语》中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强调人类通过自我修养扩展“道”,而非通过改变自然世界实现人类中心主义。这与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有很大不同。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将人类视为能够改变自然进程的存在,而孔子设想的人类生活形式并非以人为中心(人本论),相反,它是“天人合一”(anthropocosmic)的,意味着人类世界和宇宙秩序之间有隐含的相互依存、持续沟通和动态互动关系。在“天人合一”的视角下,人类践行“天命”,帮助人与“天”相互契合,人类作为共同创造者,追求世界的和谐,而非改变世界。

宁夏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统一调整为15%

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法国与加拿大将继续密切合作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挑战。双方宣布今年将在加拿大阿卡迪亚地区举行首次法加部长会议。以评估双方加强合作的情况并规划联合行动。

西藏米林迎来新产业贝母种植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白鹤梁题刻于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白鹤梁是全球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类博物馆,其长达1200多年连续的水文观测记载,不仅是中国水文科学的智慧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